滴滴和快的,在2014年掀起了中国互联网史上前所未有的烧钱大战,然后又在2015年出闪电般的合并。在外人看来,就如做梦一般的不可思议。但是在滴滴CEO程维看来,这其实都是拼搏、努力后的水到渠成。
在组织的创业课堂上,程维分享了滴滴创立过程中的艰辛。他不停的提到一句话:努力到无能为力,上天就会给你开一扇窗。
从寻找技术合伙人,到线下业务的开展,再与对手在市场上的正面碰撞。滴滴无数次陷入绝境,但又想尽一切办法去赢,更终他们走到了今天。与快的合并后,被认为是接下来更有可能上市,且规模过百亿美元的公司。
以下是程维的口述,由《财经天下》记者朱晓培纪录,略经钛媒体编辑:
在创业的时侯,我就告诉自己,专心做公司,3年内不出来分享所谓的经验。我觉得还在创业就出来分享,都是在吹牛。
这次决定出来参加分享,是因为我对创业者的处境深有体会,创业的路上都是孤独的。
当初,我在阿里支付宝工作,决定创业后,没有直接辞职而是又在阿里待了9个月,在想创业做什么。当时觉得创业的机会很多,但现在想来,当时对创业的想法都是很浅薄的。
创业前期需要冲动,但不能一直只靠冲动,更后一定要形成自己对商业的判断。
美团网的CEO王兴鼓励我出来创业。当时王兴就已经创业了三四次了,他有了经验,对商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。
早期,BAT创业的时侯,当时的巨头是华为、万科,而且他们看不懂互联网。但今天,巨头都身处时互联网行业,他们对创业公司也很紧张,也有自己的顾虑。
做滴滴就是不断的闯关 更后决定做滴滴,其实更多的是靠个人直觉的。
我之前在阿里工作,杭州北京两边跑,经常因为打不到车误机。我老家是江西的,有一次老家的亲戚来北京,定了在7点王府井附近吃饭,结果他们5点半来电话告诉我在打车了,等到8点又电话问我能不能去接他们。
有创业的想法后,我咨询了周围的人,所有的人都说不靠谱。但这是正常的,这就是创业的前列关,只有闯过这一关才可能成功。
一开始(2011年,对司机师傅来说,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),所有的都跟我说,司机连智能手机都没有,做打车软件这种想法根本不靠谱。
你会听到很多质疑的声音。我每天都在问我自己这个事能不能做,反复衡量,不停的问自己,不停的磨砺自己。这就是创业的前列关。
很多人问我滴滴创业过程中更大的困难是什么。在我看来,创业很少有更大的困难。
我是从阿里出来的,业务能力是偏线下的。我认识的有线下背景的创业者,95%面临的困难都是找不到技术合伙人。我自己也是,线下的执行力是有,但是我没有技术合伙人。
摆在面前的就两条路,要么自己组织团队开发,要么外包。自己也不懂,当时就觉得,自己找团队的时间也挺浪费的,不如找外包。看了好几家外包,其中一个自称,E代驾是他们做的。当时就觉得,既然做过E代驾,应该可以。就去跟他们谈,我问他们做一个打车软件多少钱。结果,他问我,“你想要多少钱的。”我知道,原来这个也是可以讨价还价的啊。
2个月后出来,对方交付产品时,完全不能用。对方说,50%的几率可以响了,就是说用户呼叫两次,司机师傅那里可能响一次了。因为当时没办法,又着急上线,我就跟对方商议,能不能再改进一下,75%能响的时候在上线。
比做产品更不容易的是线下 ,当时,北京有189家出租公司。我们定的目标是两个月内突破1000个司机。结果40天里,还没有一家出租车公司肯跟我们签约。
每天早上,线下的同事都信心满满的出发,晚上又灰心丧气的回来。每次回来他们都很气馁,他们每天都会被问同一个问题:你们有没有没有交通委员会的红头文件。
当时就像,换个城市试一试。想到深圳,觉得深圳是个比较开放的城市,结果,还是碰到一样的问,对方都会我们地推人员:你们有没有交通委员会的红头文件。
等到你努力到无能为力的时候,你觉得走头无路的时候,上天就会给你开启一扇窗。
到了第40多天的时候,一个同事就高兴的给我打电话,说有一家出租车公司愿意跟我们合作了。是昌平一家出租车公司,很小只有70辆出租车,叫做营商(音)出租。
当时对方也不知道滴滴能做什么,就是跟我们的兄弟喝酒喝高兴了,觉得挺不容易的,趁着酒劲就答应了。我现在在路上看到了营商出租还会特别的亲切,充满了感激。
我们就觉得看到了曙光。一家签约之后,我们再推广,就可以跟其他人说:你看营商都和我们合作了,你要是不和我们合作,人家的司机赚钱多,回头你们的司机就都跑人家那里去了。
说自己出租车是门外汉,但互联网做了很久了。帮很多人提高了效率,但是出租车行业没有变化,我们的软件可以提高你们效率,帮你们赚更多的钱。我自己觉得讲得很诚恳,但下面的司机根本没人看我。他们更讨厌的就是开会,耽误赚钱还经常被推销各种机油汽油,他们就觉得滴滴是新型的骗术。
创业的时候,很多事都没有想到过,没有考虑过技术合伙人,也没有思考过市场、运营、CFO这些都可以干什么。
我们一个月烧钱烧掉三四亿人民币,压力非常大。半年后,决定一起去旅游,原本是要去耶路撒冷的,但那里在打仗就改去了土耳其。
在土耳其,周围都是外国人,我们这些背景、想法各一的人,就是一个团体。我们晚上就一起做一个生命树的活动,聊人生,聊怎么变成了现在的自己。经历了哪些些事情,哪些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。我们讲别人都很厉害,但讲自己都很难的。一旦讲出来,彼此就都变得很信任。 我们坚持了20期了,每个月都会把六七十位管理者拉到一个封闭的地方,前列天讲业务,接下来就是做各种活动,彼此融合。
创业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,吧在这个时代,不创业是会后悔的。关于投资的建议,天使要找有经验的人,朋友的钱更好不要。因为创业初期,一个错误就死掉了。
从天使到A轮,更重要的是验证自己的商业模式,在这之前,投资人是不会投你的。
我们的投资人,见面都没有超过两次的。好的投资人,一定会告诉你,下一次见面的时间。每次要有两个备选投资人,其实,自己也不知道值多少钱,有两个,这样就不会太亏。
每一次谈判,每一个条款都可能决定公司的生死。不要心疼钱,要找到好的代理中介,这是值得的。